
朱锡昂,字识惺,化名张志先、王亚三。广西博白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秀才,三十三年(1907年),考入广东实验学堂(后称广东高等工业学堂),次年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年),参加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后毕业回到广西,历任郁林(今玉林)五属教育团团附、郁林五属中学校长。1912年冬,被选为广西省参议员。1913年,任南宁中学校校长。1915年,任怀集(今属广东)县立中学校长,极力推行新学,鼓吹民主科学。12月投笔从戎,任广东护国军第2军总司令部秘书,参加讨袁护国战争。1916年,曾任广东郁南县知事。1921年,任广西省议会秘书长。1922年起,历任广西省立第九中学、省立郁林高中、省立第二高级中学校长,矢志教育救国,屡次谢绝广西当局委任广西省课吏馆馆长、教育厅厅长等职。任校长期间聘请思想进步、有真才实学的教师任教。1924年,被选赴日本、菲律宾考察教育。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回郁林后仍任省立第二高级中学校长。借鉴美国道尔顿教学制度,学生以自学为主,改教室为各科作业室,按教学性质陈列参考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使用。创办社会科学班,开设《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帝国主义论》等课程,组织进步师生学习《向导》《中国青年》等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政纲。开办销售进步书刊的合作社,组织成立学生联合会,出版进步刊物《五月花》。组织学生话剧团到街头、农村演出宣传。要求学生做到“思想革命化”“生活平民化”,培养一批优秀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领导发动郁林各界声援上海、省港罢工斗争,成立郁林各界后援会,任名誉会长。1926年,成立中共郁林支部,任书记,指导郁林、博白、北流等县农民运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被通缉,先后到广州、香港、上海及南洋从事秘密活动;12月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初,奉派回广西,领导恢复了北流、郁林、贵县等地中共组织,并与中共广西特委取得联系;6月在贵县召开的特委扩大会议上被选为特委常委、书记。会后在梧州重建特委机关,部署广西夏收暴动;9月中共广西临时省委(简称临委)成立,任委员并主持临委工作;11月省临委机关被破坏,又转移到郁林建立省临委机关,继续领导全省斗争。1929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广西省委,为省委委员,常驻郁林农村领导桂东南地区党组织;4月省委改组为特委,仍任委员。同年春夏,新桂系在蒋桂战争中失败,广西政局陷入混乱,其决定领导郁林、北流等县农军发动“端午暴动”,创建苏维埃政权和红军;6月3日由于叛徒告密,在郁林县新桥被军警围捕,8日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