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国际学院:服务职教出海,形成“语言+跨境电商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4-12-17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作者: 阅读:
A A A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国际学院以国际服务专业群为载体,以服务“职教出海”为导向,坚持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专业群面向“三个国际化”,形成了“语言+跨境电商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语言+技术”国际服务人才。


国际服务专业群由商务英语、应用泰语、应用越南语、国际商务(留学生)4个专业构成,核心专业商务英语为教育部首批“1+X”证书试点专业;应用泰语专业是全国小语种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应用越南语是自治区特色专业,应用越南语专业、应用泰语专业2020年、2021年、2022年在中国科教评教网金平果高职专业竞争力排行榜连续3年第一。


国际商务专业面向来华留学生开设。专业群现有留学生347人,是广西同类院校外籍学生最多的二级教学单位,拥有广西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1个、广西特色专业1个、广西优质专业1个、自治区级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通力培养“通语言、懂文化、精技术”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专业学生到中国—东盟经贸中心开展外贸实训。杨联芳 摄


人才培养面向国际化,以教改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


以模块化教学改革为抓手,重构课程体系,培养跨界型人才。根据岗位需求,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将课程体系设置为人文素质、外语、国际商务、跨境电商模块,其中专业群共享课程为《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货运代理》。大一以语言教学为重点,大二以国际商务、跨境电商技能培养为核心,大三通过项目化训练将“语言、商务、跨境电商”技能融合起来,通过从理论学习到仿真平台操作再到真实平台实战,最后到创业实践“四进阶”,实现了课程模块化、内容项目化、教学分段化、技能实战化、育人一体化,使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以国际化课程与教材开发为切入口。国际服务专业群持续开发了多门国家精品课程,重点建设了面向东盟的《商务越南语》《旅游泰语》等精品课程,参与开发了《走进东盟》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着力体现外语类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生动性和新颖性,提升在校学生及社会学员的科学文化素养,服务文化交流互鉴,面向东盟增强职教出海的影响力。


专业群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企业共同开发了《跨境电子商务》,该课程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校长联席会“金课”“金师”立项建设,《跨境电子商务B2B操作实务》获得自治区面向东盟国际化课程资源包认定,《跨境电商直播泰语使用教程》《传统文化选编》(中英文对照)获评自治区面向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化教材认定。


学院与老挝、越南等东盟国家职业院校共同开发研究《汉语字词》课程标准,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自治区精品课程3门;获得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4本;获得自治区“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1本。


产教融合面向国际化,以协同育人为载体,深化校企合作


深化产教融合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国际服务专业群与深圳市跨境电商协会、广西跨境电子商务协会、阿里巴巴等行业组织、企业合作,引入生产性项目,开展产教融合培养,累计服务60多家企业走出国门,为本土企业提供了跨境电商运营服务,技术服务到账金额100多万元。与广西华丽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建的RCEP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培养多语种跨境直播人才。


与科特迪瓦院校共建中国—西非跨境电商工匠学院,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供方案和标准。通过产教融合,建设有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校企共建有中国—西非跨境电商现代工匠学院、广西首个RCEP跨境电商产业学院,设立“太阳成集团tyc7111cc西非办学点”1个、海外跨境电商基地1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技能人才中心1个、“1+X”考点3个、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考点1个。


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形成人才培养示范。首创“跨国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2+1”东盟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国际服务专业群与科特迪瓦院校共建中国—西非跨境电商工匠学院,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泰国格乐大学、越南北江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合作关系,承接亚洲开发银行援助东盟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越南政府委托的公务员培训、泰国和马来西亚的跨境电商直播培训等项目20多项,培训东盟国家各类人员1000多人,输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2个、课程标准5门,示范带动了东盟职业教育发展。


商务英语团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广西选拔赛斩获双金。杨联芳 摄


专业群发展面向国际化,以岗课赛证创为导向,培养跨界型人才


以“语言+跨境电商技术”岗课赛证创为发展导向,培养跨界型技术技能人才。国际服务专业群参与制定了《应用泰语》国家专业教学标准1个,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获得自治区面向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化培训资源成果认定1个、国际化教材2部,向东盟国家输出课程标准11门;学生获得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留学生获得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国际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全国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


以核心课程教学“三融三化”为优势,协同培养国际化双创人才。国际服务专业群核心课程教学以“融思政、融双创、融产业”“项目化、数字化、国际化”为建设思路。以《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为例,培育了黄文诚、谢世婷和留学生咖飞、唐唯等一批跨境电商创业典型,创业项目获得了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1项,自治区金奖3项、银奖3项、铜奖3项,优秀创新创业导师10人次。2024年商务英语团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广西选拔赛斩获双金奖。


以“语言+职业技能”创新试点,深入推进“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国际服务专业群广泛深入开展“1+X”证书试点,构建专业群“学分银行”,不断探索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相应课程的学分置换。在专业群中大力推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深入推进“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在留学生中开展“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在应用泰语、越南语中开展“小语种+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培养跨境商贸人才;在商务英语专业中开展“1+X”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等级证书,2023年获得证书率100%,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