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丨阿尔巴尼亚:​与曾经中国极为相似的欧洲国家千年战争之下的山鹰之国

如果你曾经读过英国诗人 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那你一定知道,这部轰动欧洲的作品灵感来源于诗人到阿尔巴尼亚的一次旅行。

社会主义风格和欧洲风情在这里融合,寺和教堂在这里交汇,以至于它的语言、风俗和食物都散发着独特的异国情调,阿尔巴尼亚是欧洲一个有趣的特殊角落。 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仍然具有浓重的社会主义色彩。

当你走过那些被重新改造过的色彩斑斓的建筑,无时无刻不充斥着曾经社会主义留下的气息。 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油然而生,街景和建筑似曾相识,好像在某个时候来过这里。

2020年11月28日这个国家独立的第108个年头,一起去看看这个曾经与中国关系极为友好的欧洲国家吧。

考古发现证实,约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 已有先民在阿尔巴尼亚活动.。阿尔巴尼亚人,是巴尔干半岛上的古老居民伊利里亚人的后裔。在古代,伊利里亚人居住在巴尔干半岛的西部,包括今天的阿尔巴尼亚。

今天的阿尔巴尼亚人认为伊利里亚人是他们的祖先。公元前6世纪开始希腊人开始在今天阿尔巴尼亚的海岸地区建立殖民地。今天拉奇、都拉斯等城市都是从那个时候留下来的。

公元前167年,阿尔巴尼亚被罗马占领。公元前27年在奥古斯都大帝正式征服伊利里亚。伊利里亚成为罗马的一个省。但其多山的内地并未能非常彻底地罗马化,因此伊利里亚方言在当地居民中被保留下来,在中世纪它演变为今天的阿尔巴尼亚语。

基督教很早就在阿尔巴尼亚普及开来了。据说圣保罗曾来到过伊利里亚。最早的今天考古学能够证明的教堂建于4世纪。当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时,阿尔巴尼亚北部归西罗马,南部归东罗马(后拜占庭帝国)。

今天阿尔巴尼亚北部天主教盛行,南部多为东正教,就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在民族大迁徙后期在今天的阿尔巴尼亚有许多斯拉夫人定居下来了。至今阿尔巴尼亚有许多斯拉夫地名。

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这个国家又屡遭入侵。公元9世纪以后,分别受到拜占庭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塞尔维亚王国和威尼斯共和国的统治。11世纪末意大利南部的诺曼人军队多次经过阿尔巴尼亚南下前往希腊。

1190年建立独立的封建制公国。1204年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过程中拜占庭帝国丧失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控制。阿尔巴尼亚分裂为多个小公国。有时也被外国控制(塞尔维亚、那波利、威尼斯等)。

在这段至今为止没有很好地研究过的、被历史学家们争论得非常激烈的时期,阿尔巴尼亚民族诞生了。其诞生地可能是阿尔巴尼亚中部或北部的山地,其核心可能是一个游牧文化,其机动性可能为其传播带来了有利条件。14世纪时阿尔巴尼亚语已有记录,其传播地区一直延伸到今天希腊北部和科索沃。

1385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军事入侵阿尔巴尼亚。1415年遭土耳其入侵,被土耳其统治近500年。15世纪中斯坎德培领导阿尔巴尼亚人反抗奥斯曼帝国的入侵,直到今天他被看做是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英雄。

到18世纪,在阿尔巴尼亚人聚居区周围逐渐形成了两个民族群体,并形成不同的书面语言,居住在什昆河南部的托斯卡人主要从事农业,由于地理和交通条件较好,所以,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在这期间,大多数阿尔巴尼亚人接受了教信仰,成为,随后以土耳其新军的身份随土耳其军队作战,由此在奥斯曼帝国取得了很高的政治地位。

1911年4—8月阿尔巴尼亚德契奇山区爆发民族起义,由于领导起义的封建主同奥斯曼帝国统治当局谋求妥协而告失败。19世纪下半叶,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解放运动日渐高涨。

1912年1月阿尔巴尼亚爱国者乘奥斯曼帝国解散议会、新议员选举之机,再次发动起义。4月贾科瓦地区爆发起义。5月波及整个科索沃,7月从北部地区扩大到中部和南部,成为全国性的总起义。8月起义者占领斯科普利亚、费里等许多城市。

10月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参加的巴尔干国家希腊、黑山、塞尔维亚密谋打败土耳其人后,共同瓜分阿尔巴尼亚。1912年塞尔维亚、黑山、希腊、保加利亚等巴尔干国家组成联盟向奥斯曼帝国宣战,结果巴尔干同盟大胜,塞尔维亚更打算夺取阿尔巴尼亚,从而取得进入地中海的港口,但与塞尔维亚敌对的奥匈帝国不愿塞尔维亚坐大,协助阿尔巴尼亚独立,阿尔巴尼亚也因此在1912年宣布独立。

1912年11月28日在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伊斯梅尔·捷马利(1844—1919)组建第一个阿尔巴尼亚政府。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奥匈、意、法等国军队占领。1915年奥匈帝国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北部,意大利占领其东南部,法国占领了都拉斯。当1915年奥地利军队占领塞尔维亚时,被战败的塞尔维亚军队经过阿尔巴尼亚逃向希腊。1918年希腊军队占领都拉斯。

在1919年的巴黎和谈上,阿尔巴尼亚的代表团能够达到重建阿尔巴尼亚的目的。虽然如此希腊和意大利不愿从它们占领的地区撤兵,但1920年他们被阿尔巴尼亚人驱逐。1920年阿尔巴尼亚再次宣告独立。

1925年1月索古宣布成立阿尔巴尼亚共和国,自任总统。1928年改行君主制,1928年9月索古又把阿尔巴尼亚共和国改为王国,自封国王索古一世。他的统治是残暴的,但他在经济和国民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

1939年4月,第二次大战爆发前5个月,意大利人一举占领了阿尔巴尼亚,迫使阿尔巴尼亚国王逃到英国,索古王朝告终。索古为了反对南斯拉夫觊觎阿尔巴尼亚,与意大利签订了同盟条约,成为意大利的附属国。随之,从意大利那里得到了财政援助。他还鼓励意大利资本家到阿尔巴尼亚投资。1943年,意大利战败后,德国人入侵并控制阿尔巴尼亚。1944年11月29日,阿尔巴尼亚领导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胜利,全国解放。

1945年,阿尔巴尼亚举行了选举,阿尔巴尼亚的领袖恩维尔·霍查获胜,成为政府首脑。1946年1月11日,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968年,在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之后,阿尔巴尼亚退出了在1961年加入的华沙条约组织,与苏联彻底断绝关系。1975年,阿尔巴尼亚面临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1976年,修改宪法,改称为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1978年,霍查在其著作《帝国主义与革命》中说:“的思想绝不是马克思主义。”阿尔巴尼亚坚持拥护斯大林及其路线月,阿尔巴尼亚以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名义,为纪念斯大林诞辰一百周年举办了官方的、民间的庆祝活动。

恩维尔·霍查去世以后,新领导人拉米兹·阿利雅继续着霍查主义政治路线月通过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地拉那市,阿尔巴尼亚首都和第一大城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早在公元前1至3万年地拉那就已经有人居住,并且在古罗马、古希腊、奥图曼统治时期融合了不少古希腊及土耳其文化。地拉那在1614年始建城镇。在1920年被阿尔巴尼亚亲王国定为阿国首都,并一直维持首都地位至今。

斯坎德培广场是体验当地日常生活的最好去处。孩子们开着橙色的塑料小车在你脚边呼啸而过,而真正的小汽车则在广场南部的斯坎德培骑马雕像下扬起阵阵尘土。当你驻足观看这位民族英雄标志性的山羊头盔时,该城最古老的建筑之一Ethem Bey寺的尖顶就会跃入你的眼帘。

广场的北面是国家历史博物馆是阿尔巴尼亚最大的博物馆,珍藏着这个国家大部分的古代文物。博物馆的正面装饰着精美的镶嵌壁画《阿尔巴尼亚》(Albania),它反映了从伊利里亚时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尔巴尼亚取得的所有利用。

这是地拉那的金字塔,不是著名的埃及的金字塔。这座奇异的“金字塔”,是当年霍查时期时期,霍查的女儿设计建造的,当时被用作纪念霍查的博物馆。在霍查政府被推翻之后,这座建筑也废弃了。如今,这座体积庞大的建筑,更像一个烂尾楼,外形特别,但很破旧,可以算的上是地拉那一个另类的地标建筑。

生机勃勃,多采多姿,阿尔巴尼亚首府地拉那正在蜕变中。十年前在世人的眼光中,这座曾是极权统治中心的城市还是洋溢着沉闷、晦暗的氛围,如今走向奔放,阿尔巴尼亚人开始憧憬着未来美丽的人生。

阿国的萨兰达是阿尔巴尼亚南部最有名的海滩,每年六七月游客蜂拥而至,与希腊一样拥有蓝得清澈的海水,价格却是四分之一不到,而且海滩也没有希腊那么拥挤哟!

在萨兰达的南面,有一个天然的海湾,叫做镜滩,环绕着它的悬崖使这里十分幽静。这里海水纯净的丝毫不输希腊,但价格却不到希腊的1/4。

卡萨米尔,原本默默无闻,却意外地因超美沙滩而闻名于世,曾被《卫报》列为最便宜的20个海滩度假胜地之一。

“蓝眼睛泉”是必打卡景点!你不是眼花,在欧洲也能看到九寨沟,颜色斑斓的泉水从50多米深的溶洞中咕噜往上涌。

除了夏季在海滩上徜徉,在萨兰达附近的布特林特古迹也倍受旅友青睐,这座靠近希腊与阿国边境处的小城里有一处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布特林特古城,布特林特最初是属于古代伊庇鲁斯地区的一座城市。它曾是当地部落的一个重要中心,从这里当地人与北方的伊利里亚部落和科孚岛上的希腊殖民地有往来。

最早的人类定居的考古学遗迹源于前10至前8世纪,当时的居民点可能向科孚岛贩卖粮食,拥有一个港口和一个神庙。由于它位于科孚海峡边上,布特林特拥有战略性地位。前4世纪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居民点,当时的居民点拥有一座剧院,一座阿斯克勒庇俄斯的神庙和一个市场。

培拉特又名千窗之城,是由于培拉特市内依山而建的逾千间有多个窗户的白色小屋而来的。城内的最大特色,是一幢幢依山而建的白色小屋,屋与屋之间不难看到寺及小教堂穿插其中。培拉特建城于公元6世纪,受18世纪时的奥斯曼帝国所影响,难怪有土耳其的影子。房屋多是上层较下层突出,形成独特的立体感,形状有点像中文的“凹”字。

在以前没有灯和冷气的年代,自然光线与风何其珍贵,因此每间鄂图曼房屋至少有10个窗口,以便有足够光线射进屋内,亦可让空气更加流通。多得这数以千计,乱中有序的小木窗,才令培拉特有“千窗之城”之美名。

建于13世纪的培拉特城堡,在城堡内有多座保存完好的拜占庭教堂。这里原本是一个军事堡垒,用来做军事防御。这座城堡也是这座小城的重要的景点,目前城堡内还有人居住。

吉诺卡斯特(Gjirokaster):一个奥斯曼小镇,它不仅在阿尔巴尼亚,而且在整个欧洲都是独一无二的。这里原始的房屋顶上,装饰着漂亮的石头屋顶瓦片,保存完好的老城鹅卵石,还有蜿蜒的小街道……关键真的是零游客!

房屋、街道、堡垒均由石头建造,典型的奥斯曼风格,一眼望去,青灰色的基调格外抢眼,给人以古朴厚重的感觉。

Zekate House则是一座不可思议的房子,它的历史可追溯到1811年,有三层楼,有一对双子塔和双拱形立面。自奥斯曼时期以来,房屋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在内部游览非常有意思,特别是楼上的画廊,给人的印象最深刻。

都拉斯市始建于公元前627年,是阿国的古老城市之一,也是全国第二大城市。该市历经沧桑和几次大地震,现保留和发掘的古迹有古城墙和斗兽场等。

都拉斯市所遗留的历史遗迹是阿国境内最丰富的,著名的有:古帝王行宫,圆形竞技场,大寺院,罗马统治时期所遗留的城墙,精致的石雕等。

都拉斯古罗马 Amphithéâtre de Durrës都拉斯古罗马竞技场(1996年列入世界遗产备选名录)位于阿尔巴尼亚都拉斯城市中心,是巴尔干地区最大的古罗马竞技场。

该竞技场于公元1世纪和2世纪之间建立于城墙内的山坡上,在其鼎盛时期可容纳15000名观众。最初为剧场,到公元四世纪被用作竞技场公元十世纪成为拜占庭式教堂,直到建今天仍然保存相当完好。

任何前往阿尔巴尼亚的旅行者都不应错过南部的伊奥尼亚海滨。其中,德瑞玛德斯是这里引人注目的众多沙滩之一。当你沿着Llogaraja 山口国家公园曲折的山路往下走,会有白色新月形沙滩和蔚蓝的海水始终在下方诱惑着你。

阿尔巴尼亚北部的旅游体验最佳——被诅咒的山脉在最近几年骤然成为背包客们的热门目的地。这里拥有绝佳的徒步路线,沿途可以欣赏到一些阿尔巴尼亚最令人难忘的美景。

锡斯这个独特的山村拥有传统房屋,一座高耸的教堂,还有位于河畔的一座罕见的锁闭塔楼,过去人们用它来躲避世族。

斯库台湖国家公园是喀斯特的产物,也是巴尔干半岛乃至南欧最大的湖,也是欧洲著名的鸟类栖息地,从上空看,斯库台湖像一条游弋于黑山和阿尔巴尼亚边境的海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